书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研究
编号:2203260
ISBN:9787811106336[十位:7811106337]
作者:王员 周琴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页数:334
定价:16.00 元
参考重量:0.337Kg
-------------------------
图书情况:正版二手旧书,绝不影响正常阅读!
绝无缺页少页,发货前再次检查,请放心购买!
* 内容提要 *
根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的安排与国家教育部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新方案课程之一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于2008年统一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编写了这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研究》,以适应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 图书目录 *
前言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及其历史进程
二、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三、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五、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专题二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专题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专题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
专题五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专题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专题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专题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专题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专题十一 国家统一理论与外交战略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主要参考书目
* 文章节选 *
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不同,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指出每一个民族的具体发展道路。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与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一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既不同于欧美各国,也不同于俄国。因此,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和新问题,并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文化变革浪潮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日渐暴露出来,五四运动以前,先进知识分子引进的西学虽然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较量,但只打上几个回合,就偃旗息鼓、宣告退却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不同,它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科学批判与分析中,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但并没有指明中国社会的具体发展道路。因此,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建构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诉求。
……
* 编辑推荐与评论 *
暂无相关介绍
* 作者介绍 *
暂无相关介绍